冯果、李安安:《收入分配改革的金融法进路——以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为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06 23:30:23         下一篇 上一篇

《收入分配改革的金融法进路——以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为中心》

作者;冯果、李安安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一)作者简介

冯果,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资本市场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商法学研究会会长,荣获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主要从事公司法、金融法研究。现挂职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著作近十部。

李安安,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公司法、金融法研究。在《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研究成果曾获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二)本书创新点

收入分配改革被称为“关键时期的关键改革”,重要性与难度可想而知。本书置于金融法的立场来检讨与审思收入分配改革,试图在文献与话语缺失的境遇下填补学术研究的一块空白,彰显金融法制变革对于收入分配的重大意义。具体而言,本书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深化和推动金融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当前的金融法基础理论研究呈现出空洞化与碎片化的特点,亟待进行系统化的整体主义研究。本书对金融法的价值追求、功能定位与学科性质进行了辩证审视和理性反思,对压制型立法与金融抑制、选择性执法与金融排斥、依附式司法与金融分割三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金融法制度诱因进行了理论抽象和提炼,从“权力—权利—能力—利益”的法理范式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推进了对金融公平、金融民主、金融包容的理论研究,构建了“民生金融法”的知识论范畴体系,这些学术研究努力有助于推动金融法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第二,推动金融法制的现代转型。本书直面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选择被法学界忽略的“金融资源公平配置”这一重要切入点来求解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时代难题,从金融资金的公平分享、金融机构的优化布局、金融工具的组合配置、金融市场的功能优化四个维度论证了收入分配改革的金融法进路,对政府投融资、农村金融、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等等法律制度的变革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金融法制的变革与完善指明了方向。

(三)本书架构

除去导论外,本书分九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观念与制度两个层面厘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金融法诱因,其中观念层面的诱因包括功能认识的偏差、价值追求的片面和性质定位的谬误,制度层面的诱因包括压制型立法与金融抑制、选择性执法与金融排斥、依附式司法与金融分割。第二章从权力、权利、能力与利益等关键词出发阐释收入分配改革困局的金融法根源,指出金融权力的恣意与滥用、金融权利的贫困与金融能力的孱弱、金融利益表达与博弈机制的扭曲是收入分配改革难以取得进展的关键原因。第三章提出“金融资源公平配置”这一概念,对其进行了规范解释,指出现行金融资源配置模式的结构性缺陷并揭示由此给收入分配格局造成的消极影响。第四章从金融公平、金融民主、金融包容三个层面论证金融法面向收入分配改革的理念转型,试图以此作为金融法制度变革的思想指引。第五至八章分别从金融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角度论证金融法面向收入分配改革的制度变革,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培育社区银行、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制度梳理和展开。第九章是在总结全书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升华,提炼出“民生金融法”的理论范式,以此作为金融法回应收入分配改革的归宿。在论证逻辑上,本书遵循从法理到制度、从理念到规则的思维分析范式,突出问题意识导向,关注金融市场运行背后的“潜规则”,综合运用法律金融学、金融社会学、金融地理学、规范分析法学、法律解释学等交叉知识体系解构收入分配改革中的金融法问题。在求解收入分配改革的金融法进路上,本书将金融资源类型化为金融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将金融制度资源有机穿插在其他三种金融资源的分析框架中,并将落脚点放在金融市场的功能优化之上。面向收入分配改革的金融法,涉及到根本性的理念调整与制度变革,理想的金融法是一部以金融公平为价值基础、以民生诉求为制度导向、以普惠金融为目标定位的良法,本书所力图建构的“民生金融法”范式正是构建理想金融法的学术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