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5月24日,温家宝总理来到汶川县城,看望临时安置点的灾民。他向灾区的学生保证,“最晚三个月你们就能上学了。”
温家宝再赴汶川映秀镇救灾现场视察,在废墟上会晤前来慰问中国地震灾区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据新华社电 正在四川省汶川县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24日在映秀镇救灾现场与专程前来走访慰问中国地震灾区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面。 温家宝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潘基文表示感谢,介绍了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取得的进展,衷心感谢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中国的救灾工作做出的宝贵贡献,表示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一定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重建灾区美好家园。 潘基文说,我对汶川大地震给灾区造成的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深感悲痛,我谨代表联合国,并以我个人名义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深切同情和慰问。中国政府和中国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让国际社会深受感动和鼓舞。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英勇事迹充分证明,中国人民是充满力量、勇敢无畏、坚韧不拔、富有自助和合作精神的伟大人民。我们相信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定能够战胜这场自然灾害。 潘基文说,我来到这里,就是要表明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广大国际社会同中国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联合国愿继续尽全力为中国灾区重建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和帮助。 在走访过程中,潘基文向地震遇难者默哀,并慰问了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 温家宝在映秀镇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三个月内让灾民过上正常生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日站在映秀镇的废墟上,在空中直升飞机起降的轰鸣声中,手拿扩音喇叭,回答了来这里采访的中外记者的提问。 灾民安置最困难的是缺少帐篷 温家宝说,在安置灾民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三个方面。第一个大问题,在解决灾民的衣食住行方面最困难的是住,缺少帐篷。这次灾害倒塌和损毁的房屋达到1500万间,大量的灾民需要安置。我们已经动用了全国的帐篷,而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但是目前仍然缺乏帐篷。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能够生产帐篷的工厂每天生产和向灾区运送3万顶帐篷,一个月内计划将运送90万顶。目前,我们在抓紧制作活动板房,成套的活动板房考虑灾民长期的安置,争取用三个月的时间把灾区安排有序,使灾民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 清理现场前确保无生命迹象 我们面临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防疫。我们的目标是在大灾之后不发生大的疫情。重点要做三项工作:第一要有充足的防疫技术人员。现在我们已经调动了1万防疫人员覆盖了全部村庄。第二就是要保证防疫药品的供应。到现在为止,我们基本可以满足震区对杀虫剂、灭菌剂等防疫药品的供应。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传染病疫情。我也可以向大家保证,一旦出现我们将会公开处理。 第三就是切断污染。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你们都去过像北川那样的地方,那个地方县城基本夷成平地了,现在正在灭菌和消毒,我们将依照法律在清理现场之前,要确保没有一点生命迹象。第二,要保存我们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的古老的文化和文明。第三,要保存有科学价值的地震遗址,我们还要对这次倒塌的重要的公共建筑,包括学校、医院、机关要进行建筑资料的收集,已从这次灾害中总结经验,为日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面临的第三个困难就是次生灾害还没有完全排除,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堰塞湖,最大的堰塞湖在北川的西北部唐家山,目前堰塞湖的蓄水已经超过1亿立方,我们已经制订了工程除险预案和移民搬迁预案,确保不因为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伤员。 感谢国际社会和港澳台同胞 温家宝说,我们这次救灾从一开始就坚持以人为本,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我们政府的领导人员在灾情最重的时候,第一时刻赶到了现场。我们这次救灾还坚持了开放的方针,因为我们认为地震灾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灾害,而且是人类的灾害。我愿借这次机会向国际社会,向各国的领导人、各国政府和人民对于中国发生这次地震所给予的关注、同情、支援和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 温家宝说,我们感谢国际的援助。但是这么大的灾害,重灾区面积超过十万平方公里,截至目前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6万人,可能还要增加到7万、8万以及更多。抗震救灾工作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在地震期间我们人民解放军出动了11万官兵搜救了每一个村庄,我们各省市的物资纷纷运抵灾区,我们财政已经下拨了数百亿元人民币,并且我们建立了750亿人民币的地震恢复重建基金,明后两年还要继续追加。 在此我要感谢包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在内的全球华人对于这次地震灾区给予的大力的援助。 愿国外记者用良知报道灾情 温家宝说,面对这么大的灾情,我们欢迎世界各国的记者前来采访,我们相信你们会用你们的良知,人道主义精神、公正的客观的实事求是地报道震情、灾情和我们所做的工作,我们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以及国内问题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永远不会改变,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永远不会改变。 温家宝说,请全世界记住汶川大地震,记住死亡的人们,记住地震灾区和全国人民英勇奋战的情景。我希望记者把这些真实情况都记载下来,以纪念死者,抚慰生者。同时感谢各方面,各界的帮助。 ■视察汶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