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改善民生会加剧通胀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类似的问题是:通胀会损害民生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会有多大差异,通胀损害民生是显而易见的。其实,关键不在于回答问题,而是如何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视角就蕴含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如果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民生上,我们更关心的是通胀对民生造成的损害,沿着这样的思路,抑制通胀是途径、手段或工具,是为了改善民生。如果我们的政策目标是控制通胀本身,消费问题、民生问题都可以让路。顺着这种逻辑走下去,当前各种消费补贴都应当取消,因为这会扩大消费支出总量;工资增长应减慢或停止,因为会扩大劳动者的消费需求;对工人权益的保护也应当缓行,因为这也会刺激广大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
当手段与目标不匹配的时候,是调整手段还是放弃目标呢?相对于宏观调控,控制通胀是目标;但进一层,相对于民生,抑制通胀则是手段,应有利于改善民生。如果抑制通胀需要民生让路,那只能是说明我们抑制通胀的理论、思路及措施存在问题。这时,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反思原有的理论,即使表面看起来已经成为当代流行的一些“常识”。
其实,中国当前的物价上涨不是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所能解释的,也不是消费需求膨胀所致,而是长期以来抑制消费、忽视民生的发展方式导致的。这种发展模式依赖投资和外需的支撑,表面上看增长不慢,但使得发展变得日益失衡而且越发脆弱。
低消费(包括教育、卫生等公共消费)意味着:一方面,与消费资料生产相关的行业被压抑,尤其是生猪、大豆的生产,赔本买卖,导致其生产规模绝对萎缩;另一方面,使人的能力难以提高,尤其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农民工及其后代,从业能力长期以来未见明显改善,与此相关的产业发展也难以升级。
中国供给能力整体很大,但大而不强,且结构失衡,有的行业相当脆弱。各种产品的供求关系只能维持一种脆弱的平衡,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供给原因导致的物价上涨。另外,投资和净出口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导致对外依赖增强,容易出现输入型通胀;另一方面,大量贸易顺差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剧增,基础货币投放失控,货币政策失灵,“热钱”涌进,流动性增速过快,驱动资产价格不断上涨。
这种发展模式是导致物价上涨的总根源,如不对症下药,当前的物价上涨将有演变为长期趋势的风险。改善民生,扩大消费,尤其是教育、卫生防疫、技能培训、低保等方面的公共消费,恰恰是中国治理通胀的良方。
今年1-2月的数据表明,居民实际消费已经在下降,这是值得警惕的危险信号。倘若进一步采取抑制消费、民生让路的政策思路,物价上涨将愈演愈烈,甚至诱发经济危机。
刘尚希 (作者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5月12日 财经网 链接http://www.caijing.com.cn/20080510/60172.shtml
责任编辑:
版权所有 © 2014 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