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讯:中国人民银行5日(周四)下午宣布,将从2007年4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了10.5%。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此举主要出于对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带来的流动性过剩、以及经济过热的担忧。
自2004年起,急剧攀升的贸易顺差使得外汇占款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流动性推动了国内信贷和投资的攀升。为此,从去年4月开始,央行已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3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2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最近一次加息是在上月17日。
尽管如此,进入今年以来,流动性增长更加迅猛。由于出口增速大幅度超出进口,机构普遍预测,一季度的贸易顺差将达600亿美元左右,全年顺差将达2000亿美元或以上。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上升使CPI维持高位,并对其未来走势形成压力。为此,央行不得不加大力度,进一步采取紧缩货币手段。
同时近期的经济数据也显示中国经济过热,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中信建投、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天则经济研究所、花旗集团和法国巴黎百富勤等机构预测,一季度我国GDP增速最低是10.5%,最高则将超过11%。
基于中国外贸和宏观经济现状的判断,高盛和渣打银行的经济学家均认为,二季度央行还将加息一次。而至年底,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1%。
在今日发布的新闻稿中,央行表示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水平基本适度,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评论:
水皮:央行的仗是“越打越精”
一般来说这类政策应该是在周五收市以后发出,然后上次加息选择周六,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又选择周四,说明央行的仗是“越打越精”,会尽量让人们摸不着规律,以后出现什么情况也不必吃惊。
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了央行对流动性的严重关注,小量微调的手段对实体经济冲击相对较低,央行的这种操作方式已经运用的很娴熟了。由于金融政策的效果的滞后性,所以至于以后调控到位后央行能不能抓住时机进行适当的方向调控,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股市方面,由于流动性充足,不会有什么影响,最多影响一下金融股,乐观点开盘后半小时即消化。
巴曙松:对下一步金融政策的考验
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说明流动性的压力还在增大。从上调幅度来看,力度也在加大,以前的都是每次0.25个百分点,这次是0.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要达到10.5%,这个数据在全球主要的经济体中都是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了。这对于央行下一步的流动性对冲政策提出了一个课题。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现在已经常规化,本来是非常少用的“华尔街巨斧”。现在央行一年数次使用,过度依赖同一种调控手法,对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是会产生挤压效果的。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将压制银行资本的盈利能力。那么下一步可能央行就必须要考虑从外汇体制改革、汇率市场机制形成等多个角度综合协调来制定政策
文章出处:网易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