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抵制达能低价强行并购

作者:网易财经 发布时间:2007-04-12 09:43:10         下一篇 上一篇

icon 达能限期宗庆后30天协商履约 否则将正式起诉

达能同宗庆后之间就达能收购娃哈哈未合资企业一事再度升级。今日下午2时,达能集团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开回应目前引发广泛关注的达能并购娃哈哈事宜。这一事件显示,达能决心以合资合同的法律效应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称,达能已于4月9日正式向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发出通知函,要求其在30天内与达能方面共同协商履约,否则将自动启动法律程序,就其违约责任提出正式诉讼。【详细

商务部谈达能事件:将严格按照规定对待外资并购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王新培11日就达能收购娃哈哈一事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已出台了有关外资并购的规定,商务部将严格按照规定行事,既要增强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的信心,同时也会按照规定保护中国企业的权利。

去年9月8日,由商务部、国资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正式实施。新规定用了比原暂行规定长一倍的篇幅,对外资并购具体程序做了详细规定。新规定同时增加条款,要求“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并取得实际控制权,涉及重点行业、存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素”等,需向商务部进行申报。【详细

达能打破沉默:改变无须极端方式

在媒体风暴中沉寂了两天的达能公司却打破沉默,向媒体给出了自己的说法。在他们看来,这件事情他们完全是在按合同办事,但同时暗示,如果对方在尊重合同的基础上,和他们坐下来谈,双方是有可能最终达成一个互利互惠的协议的。

“我感到非常遗憾,希望能作出一些澄清。”达能亚洲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范易谋如此开场。他一再强调他们对中国合作伙伴的诚信真诚,一直以来是以开放、透明的方式和中方合作。【详细


娃哈哈抵制达能捍卫民族品牌 健力宝发信驰援

由于娃哈哈与达能签署的相关合同存在“圈套”,致使法国达能公司以此为由,欲强行用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这一“圈套”,是指双方在合同上规定:“中方将来可以使用(娃哈哈)商标在其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而这些产品项目已提交给娃哈哈与其合营企业的董事会进行考虑……”

“这一条款简单说,就是娃哈哈要使用自己的商标生产和销售产品,需要经过达能同意或者与其合资。”宗庆后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说。 【详细

icon 娃哈哈相关新闻:
·娃哈哈全国销售将士的声明
·娃哈哈全国经销商代表公开声明
·娃哈哈集团全体职工代表声明
·达能三不干预未扭转乾坤 酿乐百氏文化融合苦果
·达能首度回应娃哈哈40亿强购事件
财经

  宗庆后:以市场换取别人的资金与技术,这些年来,我感觉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因为人家没有把技术给你,但是他们通过资本的力量把你的市场占领了。

  特别是最近这几年,外资的并购集中在我们各个行业前三位的龙头企业中,而且都是控股,我感觉到这个问题很严重,这样搞下去,可能会对我们国家的整个经济安全有问题。另外它垄断了你的企业之后,把你的品牌晾在一边,只生产它的品牌,这样我们国家的品牌永远起不来。

  网易财经:对于外资并购,外界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限制外资并购是不是会影响经济活动的自由度?一些海外的媒体则说中国出现“经济民族主义”。你怎么看这些意见?

  宗庆后:我们中海油要收购美国的石油公司,美国国会也不批准,舆论上也是一片反对声。包括百事可乐收购达能,政府老百姓也出来说话,都不允许收购。我想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利益,也绝对不影响经济自由度,本身现在是市场经济,只要是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合作的。但这种情况我认为本来就是一种恶意收购。【点击详细

集团全体职工代表声明
全国经销商代表公开声明
全国销售将士的声明
除了钱,什么都没有

“除了钱,什么都没有。”宗庆后如此总结娃哈哈与达能近10年的合作。1987年,宗庆后带着两名退休老师,靠着借来的14万元起家。到了1996年,经过几番投资和收购,娃哈哈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已经初具规模。怀着“市场换技术”美好愿望的宗庆后选择战略性引入世界饮料巨头达能。当时,娃哈哈以部分固定资产作为投入与达能合资成立5家公司。其中,达能获得合资公司51%股权。

“市场换技术”的梦想并没有实现
合作近10年之久,宗庆后坦言其“市场换技术”的梦想并没有实现。达能提供的“好处”仅是合作之初,作为收购合资公司51%股权代价的4500万美元。这4000多万美元对娃哈哈而言似乎也意义不大。据宗庆后透露,娃哈哈在银行一直保持着几十亿存款。
加快立法

“近年来,外资并购目标直指国内各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并控股这些龙头、骨干企业,已经导致许多重要行业或龙头企业被其控制。这些外资利用其控股地位,说撤就撤,直接威胁到相关产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宗庆后在两会议案里如此阐述“加快立法限制外资通过并购垄断我国各个行业”的必要性。

宗庆后认为,中国应当充分吸收和参考国外反垄断和跨国并购审查的立法和实践经验,让《反垄断法》尽早出台;并且通过立法,明确外资恶意并购或行业垄断的定义,严格限定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条件。

合同条款是精心布置的“圈套”?

由于娃哈哈与达能签署的相关合同存在“圈套”,致使法国达能公司以此为由,欲强行用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

套取巨额资金才是目的?

10年接触,宗庆后不断揣摩达能合资和并购娃哈哈的真实目的。“最开始,我们单纯地认为,这是达能对娃哈哈企业品牌形象及其生产销售能力的认可和肯定,但其在中国境内接连不断地并购举动及其并购后的表现让我们渐渐认清了达能的真实目的:达能并购娃哈哈以及中国其他一些大企业的行为,不是为了将这些企业经营壮大,而是为了资本运作———将中方企业股权低价收购后再在国际市场上出售或上市,以套取巨额资金和利润。”

以市场换技术换不来

在一些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或者并购案例中,中方都很理想地认为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外资的技术,但在具体实践中,外资会采取一切手段,防止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外溢,“即使有部分技术转让了,但这些技术在国际上也仅仅是二三流的技术,甚至是过时的”。

达能:财富瓜分者?

达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达能要的应该不是娃哈哈的管理权和经营权,而是分红权。”,2006年,娃哈哈这批自行成立、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总资产已达56亿元,当年利润达10.4亿元。“娃哈哈目前对达能来说,是只下金蛋的老母鸡,”

达能中国二十年攻略

1987年成立广州达能酸奶公司。

1994年与光明先后合资建立了上海酸奶及保鲜乳两个项目,达能占45.2%的股份。

1996年收购武汉东西湖啤酒54.2%的股权;与娃哈哈成立5家合资公司,达能获得41%的股权,亚洲金融风暴之后,达能拿到51%股权;收购深圳益力食品公司54.2%股权。

2000年3月达能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

2001年,达能亚洲有限公司参股光明,比例为5%。

2004年收购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股份。

2005年4月达能亚洲持有光明乳业(行情论坛)股权增至9.7%,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2005年10月达能亚洲第三次增持光明乳业1.85%股权,股份总计11.55%。到2006年4月,增持光明股权达到20.01%。

2006年7月法国达能以持股22.18%的比例成为中国汇源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2006年12月达能与蒙牛组建合资公司,达能持股49%。致力于酸奶等产品的生产、研发与销售。


文章出处:网易财经